手机版
1 1 1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美丽中国)——专访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黄承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为山东烟台美景。烟台市委外宣办供图

  

  黄承梁: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环境伦理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哲学与社会发展学、生态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环境资源法学和企业仿生学。重点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宏观战略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始终牢牢把握人与自然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议题,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始终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式、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绿色社会生产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绿色旗帜。生态文明理论工作者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以对历史负责、对当下负责,利于当代、惠及子孙的主动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畴,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增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黄承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从战略全局对统筹人与自然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和全社会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动员。

  美丽中国,承载着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便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劲臂膀。建设美丽中国,恰逢其时。为此,本报特开辟“美丽中国”周刊,报道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作为首期,本报今日刊出对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黄承梁的专访,请他讲述如何切实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战略意义和重要着力点。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从建设理念到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记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经历了怎样的成熟与完善过程?

  黄承梁: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其思想孕育、理论形态形成与发展、成熟与完善,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十六大以来至十八大十年间科学发展、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备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孕育。十七大以前,可以看作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孕育时期,这一时期党的几次中央全会提出的重大思想内在地包含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求我们着眼于“自然—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要求我们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治国方略的正式确立和其理论形态的初步形成。十七大以后党的几次中央全会,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形态。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十七届五中全会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出发,强调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文明理论形态的成熟与完善。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从生态文明建设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和面向人类的宽广视野,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的科学新论断。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文献,是指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理论,它标志着生态文明理论形态的成熟与完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对孪生姐妹。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文明形态的形成。纵观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发展、大变革,都伴随着每一次文明的更替,都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更加丰裕、精神世界更趋高级。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范畴引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任务之中,使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努力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性、历史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勇担历史重任,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意义。

  黄承梁:十年发展,成就辉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五位一体”总格局。这是较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传统格局的质的跨越,使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十六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的共同意志,是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它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又要在整体推进中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性地位,强化协同创新,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3日 07: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许轲 打印